女王的决斗:九日女王VS血腥玛丽
文/艾栗斯
bb贝博官网在1553年的夏天,英格兰的土地上有两位“准女王”都在为王位而斗争,不过一个是为了得到王位,一个却是为了失去它。
1553年7月10号,在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爱德华六世病毙后的第三天,伦敦街头才出现了王室的传令员。宣告爱德华的死讯并非难事,但是宣布新王的名单却让传令员们大费口舌。
新王竟然不是亨利八世家的玛丽公主,也不是其次女伊丽莎白公主,而是远在民众视线之外的表亲简.格雷。尽管传令员绞尽脑汁说明这次继任的原因和合法性,以及为什么第三位序的继承人突然就越过前两位直接获得王冠,整个伦敦城仍然一片抗拒的缄默。
唯一不愿沉默的是原本的王位继承人玛丽公主,在此之前她也对弟弟爱德华的日薄西山的身体状况和遗嘱的被篡改一无所知,而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她立即起身从修养身心的休斯顿撤退到了易守难攻的东昂格亚鲁城堡里。
在那里她暂时得到了人身安全,但是也远离了首都,且与外界切断了联系。不过玛丽公主当然不会这样屈服,父亲亨利八世的强大意志力还流淌在她的血液里。
她第一个想到的外援是自己的娘家人:西班牙头号支持者,欧洲数一数二的权势之人:表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当年玛丽公主的爸爸亨利一世为了娶新妻而进行宗教改革时,查理五世作为天主教的捍卫者就曾激烈反对,而玛丽公主不但继承了母亲凯瑟琳的西班牙血统,也是一个新教国家里虔诚的天主教徒。
然而查理五世还没有搞清楚局势,并不想贸然出兵。这样玛丽公主就成了手无寸铁的孤家寡人。查理五世的使者到了英国看看局势,甚至断言两厢的力量对比下,玛丽公主几乎没有胜算。
即使这样玛丽公主也没有放弃,她在城堡里开始给全国的贵族写信,要他们支持自己正统女王的地位,并许诺在成功以后给他们赏赐。奇迹发生了,支持天主教的封建领主,认为亨利家的女儿才是真正王位继承人的贵族,以及看清了简.格雷背后诺森兰公爵的诡计,并且对诺森兰公爵积怨已久的人,都开始向玛丽处汇集。短短几天,东昂格亚鲁一带已经聚集了上万人。
而另外一方,“九日女王”简.格雷的战争也在展开。不过她的敌人不是前来索命的玛丽公主,而是自己的丈夫和公公。
之所以称她为九日女王,是因为从莫名其妙被带往伦敦塔为登基做准备,到议会倒戈将其废黜,不过短短九天。这位十五岁的少女并无政治的野心,只是刚刚经历一场“闪婚”以后,就被突然被自己的丈夫和公公跪称为“女王”。虽然她的第一反应是“王位非我所属,亦非我所愿”然而抵不过父母及夫家的压力,还是走进了伦敦塔等待加冕。然而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婚姻其实是被早就布好的一步棋:诺森伯兰公爵有意在自己成为女王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国王。
“女王的丈夫,自然就是国王,他必须享有和女王同等的权力。”诺森伯兰公爵如是说。王冠只有一顶,他们打算为“国王”再制作一顶。
这一次,少女简终于作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她明确表示反对,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有没有这个女王的名份还不好说,她唯一确定的一点是,她的丈夫绝对不会是英格兰国王;即使自己是女王,她的丈夫也顶多被授予公爵身份,国王身份嘛,想都不要想。昔日的小绵羊原来也有反骨,并且态度极其坚决,简.格雷拒绝再做任人摆布的棋子。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玛丽女王的军队征讨而来时,7月18日诺森伯兰公爵出伦敦迎战,但却在剑桥一带停止。同时,在公爵出城的第二天,议会就决定放弃简,转而支持玛丽公主的继承权。于是玛丽公主在圣保罗大教堂等待加冕,即是后来的玛丽一世,而伦敦塔里的简.格雷摘下了自己的王冠,开心地埋首于书本中。
策划了这场女王夺位闹剧的诺森伯兰公爵被处死。玛丽一世一直对真性情的简惺惺相惜,想留她一命,可惜在后来的新教暴动中,留着“前新教女王”简,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她要么选择死,要么改信天主教。这位耿直的少女又拒绝了违背内心的请求,对玛丽多次派来劝说的人表示她决定赴死。在伦敦塔的处刑前,年轻无辜的姑娘发表了生命最后简单的演说,她说“自己抢了玛丽应有的权利,这一点她的确有罪,可她这么做并非出于恶意。”
而历史早就原谅了她,无数的画家与剧作家迷恋着她,这位传奇“九日女王”,简直就是帝王权力斗争界的一股清流。